版權歸四川晨坤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所有 蜀ICP備19033419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掃一掃
添加
公司行政
電話:19158892736
郵箱:scckdq@126.com
地址:成都市溫江區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科興路東段799號
掃一掃
關注
微信公眾號
盤點全球十大工業電氣品牌
在工業電氣領域,市場競爭激烈,眾多工業電氣大鱷憑借強悍的實力布局全球市場。下面小編就為您盤點一下十大國際知名的電氣公司。
1、瑞士ABB(強項電力行業)
ABB集團位列全球500強企業,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是由兩個歷史100多年的國際性企業瑞典的阿西亞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
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廠商,其技術可以幫助電力、公共事業和工業客戶提高業績,同時降低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并且ABB集團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13萬名員工。
ABB發明、制造了眾多產品和技術,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輸電系統、世界上第一臺自冷式變壓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第一臺電動工業機器人,并率先將它們投入商業應用。ABB擁有廣泛的產品線,包括全系列電力變壓器和配電變壓器,高、中、低壓開關柜產品,交流和直流輸配電系統,電力自動化系統,各種測量設備和傳感器,實時控制和優化系統,機器人軟硬件和仿真系統,高效節能的電機和傳動系統,電力質量、轉換和同步系統,保護電力系統安全的熔斷和開關設備。
目前,ABB下設5大業務部門:電力產品部、電力系統部、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部、低壓產品部、過程自動化部。
作為全球領先的變電站設備供應商,從沙漠、高山,到海上平臺、城市中心,ABB提供的領先技術提高了這些最苛刻環境中輸配電系統的可靠性和靈活性。ABB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生產變電站設備,迄今所參與的變電站工程數量超過了全球其他任何一家供應商。
過去數十年來,ABB的創新已經在設備尺寸、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等重要方面徹底革新了變電站技術。例如:
1965年,ABB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套氣體絕緣(GIS)變電站。GIS技術將變電站的占地面積減少達70%,變化驚人,相當于從一個足球場縮小為一個小花園。這樣,我們就能在市中心以及諸如海上鉆井平臺、發電廠和辦公樓等空間有限的地方建造變電站。
過去40多年來,ABB在全球各地交付了數萬個GIS設備,包括世界上規模最大的GIS裝置——巴西伊泰普水電站(1984年交付,額定電壓550kV)和中國三峽水電站(2006年交付,額定電壓550kV)。
最近,ABB和中國國家電網公司(SGCC)合作,成功地將GIS開關的額定電壓世界記錄提高至1,100kV。這項技術創新能夠讓SGCC在未來幾年建造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遠距離交流輸電網絡。
此外,ABB還開發出諸如隔離斷路器和空氣絕緣/氣體絕緣混合開關裝置等獨特的創新技術,在空氣絕緣變電站的尺寸和性能方面創造了新的紀錄。
2、德國SIEMENS(強項冶金行業)
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AG)總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的西門子集團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工程和電子公司之一。
西門子的業務遍及全球190多個國家,在全世界擁有大約600家工廠、研發中心和銷售辦事處。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于4大業務員領域:工業、能源、基礎設施和城市、醫療。西門子的全球業務運營分別由13個業務集團負責,其中包括西門子財務服務有限公司和西門子房地資產管理集團。此外,西門子還擁有一家合資企業——博世-西門子家用電器集團。
西門子在電氣工程和電子領域擁有完善的業務組合。西門子的業務活動受到各種地區和行業因素的影響。除了國際性業務(如發電、輸配電、醫療系統和交通技術集團,這些業務一般擁有較長的業務周期)之外,其他領域的業務易受短期商情趨勢和當時經濟狀況的影響。良好的業務組合幫助西門子從容應對2005財年艱難商業環境帶來的嚴峻挑戰。此外,西門子的業務領域還能充分體現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西門子正在研發新的解決方案,以迎接未來來自衛生、能源、水處理、通信、交通、安防、物流和自動化領域的挑戰。
西門子SGT5-8000H超重型燃氣輪機的渦輪葉片,其要承受超過1500°C的高溫,超過了GE90渦扇航空發動機與F404噴氣發動機的渦輪進口溫度。由于渦輪葉片旋轉,巨大的離心力在起作用。每個刀片一端接觸到的10,000倍,地球的引力,這是每個重達這樣一個人作為一個成年人多刀片立方厘米當量最大的力量。渦輪葉片通過單晶生長過程中使用的特殊冷卻,沒有任何晶粒之間在合金晶界能破裂。透平葉片葉梢轉速超過1700公里/小時,超過音速。西門子SGT5-8000H超重型燃氣輪機凈輸出(聯合循環)超過595兆瓦(MW),效率達到61%(最新資料數據),是當今世界動力最強的燃氣輪機。
3、法國Schneider(強項低壓配電)
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SchneiderElectricSA)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如今,它的總部位于法國呂埃,施耐德電氣公司是全球能效管理領域的領導者,為100多個國家的能源及基礎設施、工業、數據中心及網絡、樓宇和住宅市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氣是法國的工業先鋒之一。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頂級電工企業。19世紀,施耐德電氣從事鋼鐵工業、重型機械工業、輪船建造業;20世紀,從事電力與自動化管理業。在成立的170多年里,施耐德電氣遇到過無數次挑戰,也做過數次重大戰略選擇,集團已經成長為行業領導者。
20世紀前50年,通過歐洲工業和金融聯盟(EIFU),施耐德在德國和東歐建立了基地。在隨后的幾年里,施耐德與當時主要的國際電氣集團西屋(Westinghouse)進行結盟,從而拓展了自己的業務范圍,使其擴大到發電站、電氣設備和電力機車的生產制造。戰后施耐德逐漸停止武器制造,轉向建筑、鋼鐵和電力行業。為了實現公司業務的多樣化以及打開新的市場,施耐德進行了整體的結構重組。
20世紀后期的1981-1997年:施耐德電氣拋開一些非戰略活動,繼續將重點放在電力工業上。為了貫徹實施這項戰略,施耐德進行了幾次戰略并購:TE電器、實快電力和梅蘭日蘭分別于1988年、1991年和1992成為施耐德電氣集團的成員。
1999年:通過并購歐洲配電業第二大巨頭Lexel,施耐德在超終端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1999年5月,集團改名為施耐德電氣,更加明確地強調了公司專業致力于電氣領域。改名之后的施耐德電氣采取加速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戰略。
2000-2009年:隨著自身結構的發展和公司合并政策的貫徹,施耐德電氣在新的市場細分中進行了自身定位,這些市場細分包括:人機對話、不間斷電源(UPS)、運動控制、聲音數據圖像系統、傳感技術、建筑自動化和安全(如Digital、Crouzet、Clipsal、MGE不間斷電源系統、TAC、Kavlico、Andover控制等)等。
4、美國HONEYWELL(強項石化行業)
霍尼韋爾是1999年由兩個全球著名公司AlliedSignalandHoneywell公司合并而來的。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85年,那時一個名為AlbertButz的發明家取得了熔爐標準儀和報警器的專利。他于1886年4月23日成立了Butz電表儀公司,幾個星期之后,他又發明了一個既簡單又靈活的裝置,命名為“damperflapper.”1893年,過去的聯合熱控制公司更名為電子熱控制公司(EHR)。1904年,一名年輕的工程師MarkHoneywel正在努力完善熱發電機性能。兩年之后,他創立了霍尼韋爾熱技術公司,專門研制熱水加熱的發電機。
1912年,HER公司擴展了業務范圍,更名為Minneapolis熱控制公司(MHR)。四年之后,MHR公司申請了第一家電子摩托車的專利,由Underwriters實驗室批準。1927年,MHR公司和霍尼韋爾熱技術公司合并,形成了Minneapolis霍尼韋爾控制公司,成為最大的高質量原子鐘的最大制造商,隨后收購了這個領域中的其他一些公司。公司的名稱在1963年正式更改為霍尼韋爾國際公司,不過與40年前的霍尼韋爾公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是一個擁有多元化制造技術的領導者,服務于世界各地的客戶,包括航天產品及服務、工業和家庭樓宇控制技術、汽車產品、渦輪增壓器以及特種材料?;裟犴f爾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擁有116,000員工,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莫里斯鎮。
5、美國EMERSION(強項石化行業)
美國艾默生電氣公司于1890年在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成立,當時是一家電機和風扇制造商。經過100多年的努力,Emerson已經由一個地區制造商成長為一個全球技術解決方案的強勢集團公司。
Emerson(美國艾默生電氣公司,以下簡稱Emerson)是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全球領袖,在商業、工業和消費者市場中,為全世界的客戶開發并提供創新的解決的方式。Emerson現全球員工超過13.6萬名,擁有60多家子公司,在150個國家設有274家生產設施。通過艾默生過程管理、網絡能源、環境優化技術、工業自動化、家電應用技術、專業工具、儲存技術以及電機科技8大業務品牌,Emerson為客戶提供創新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并創造業務優勢。2012年,Emerson的銷售額達244億美元,取得連續50年紅利增長。
Emerson長期排名《財富》美國500強和全球500強企業行列,曾榮獲《財富》全美最受贊賞企業之一,更在電子行業中名列第二??偛课挥谑ヂ芬姿故械陌姍C公司,為商業和工業客戶提供創新電機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艾默生電機設計、生產并銷售完整系列的通用電機和特殊用途電機,功率可從1/200馬力到4000馬力,應用于汽車、化工、食品處理、造紙、煤炭及冶金、空氣處理、壓縮機、流體處理、空調及送風、包裝及物料輸送等各種領域。
艾默生電機基于科技領先的歷史可追溯到1890年。從獲獎的產品到為保護環境而積極開展的合作,艾默生電機在各個方面,可謂技術先鋒。
6、美國ROCKWELL(強項流水線生產&軌道交通)
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NYSE:ROK)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工業自動化與信息的公司,致力于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以及世界可持續發展。羅克韋爾自動化總部位于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在8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現有雇員約22,000人。
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整合了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知名品牌,致力于打造全方位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這些品牌包括艾倫–布拉德利Allen-Bradley的控制產品和工程服務、道奇品牌Dodge的機械動力傳輸產品、瑞恩電氣RelianceElectric制造的電機和驅動產品以及羅克韋爾軟件RockwellSoftware生產的工控軟件。
7、日本Toshiba(強項大功率電氣傳動)
東芝公司(ToshibaCorporation)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旗下。公司創立于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芝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
東芝通過收購其他公司快速擴張,在40-50年代東芝購買許多重型機械的制造商與工業相關的公司。不過在70年代后東芝開始成立子公司,將收購的公司與核心產業分開。這些子公司包括:東芝EMI(1960年)、東芝電子設備(1974年)、東芝化學(1974年)、東芝照明科技(1989年)、東芝美國資訊系統(1989年)以及東芝搬運裝置(1999年)。
東芝在許多產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出的廠商,例如:雷達(1942年)、晶體管電視與微波爐(1959年)、彩色影像電話(1971年)、日文字處理器(1978年)、筆記型電腦(1985年)、DVD(1995年)、HDDVD(2005年)。
東芝全球市場除日本外分為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中國,中國是唯一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也是繼日、美之后,東芝最大的獨立市場。經營產品種類包括東芝全線產品,經營模式涉及研發、采購、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環保等諸多業務。
8、日本Omron(強項廉價的電氣產品)
歐姆龍集團始創于1933年,立石一真先生在大阪建立了一個名為立石電機制作所的小型工廠,當時只有兩名職員。公司在起步階段除了生產定時器外,后來一度專門生產保護繼電器。這兩種產品的制造成為歐姆龍株式會社的起點。
截止到2012年3月31日有員工35,992人,全球營業額6,195億日元,產品品種達幾十萬種,涉及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社會系統以及健康醫療設備等廣泛領域。
自1933年5月10日創業至今的76年中,通過不斷創造新的社會需求,歐姆龍集團率先研發生產了無觸點接近開關,電子自動感應信號機,自動售貨機,車站自動售檢票系統,癌細胞自動診斷等一系列產品與設備系統,為社會的進步與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作出貢獻的同時,歐姆龍集團迅速發展成長為全球知名的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制造廠商,掌握著世界領先的傳感與控制核心技術。
9、法國阿爾斯通(強項軌道交通)
阿爾斯通是全球軌道交通、電力設備和電力傳輸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企業,以創新環保的技術而聞名。阿爾斯通集團足跡遍布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總數逾93,500名。阿爾斯通參與中國建設50多年,是中國軌道交通、電力設備和電力傳輸基礎建設領域長期可靠的合作伙伴。其在中國擁有30余家實體和業務機構,員工人數約1萬人。2013年10月1日,阿爾斯通公司最大的水電設備生產基地在天津正式開業。
阿爾斯通擁有全面的電力解決方案,能夠適用于各種主要能源形式(水電、核電、煤炭、天然氣、生物質、太陽能和風電),并且空氣質量控制系統在減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等方面全球領先。阿爾斯通在法國采用壓水堆(EPR)技術為第三代核電站提供汽機島。目前,集團正在積極推動二氧化碳捕捉技術的研發,并期望在2015年形成商業規模。
2010年6月7日,阿爾斯通完成對阿?,m輸配電公司輸電業務的收購,組建阿爾斯通電網業務,與現有的電力和交通兩大部門相輔相成。該部門的創立標志著集團邁出了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步。阿爾斯通電網業務擁有超過百年的電網發展經驗,以及在電力電子、特高壓輸電、直流聯網、可再生能源并網及電網管理解決方案等關鍵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專業技藝。
10、美國通用電氣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一家提供技術和服務業務的跨國公司,總部位于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市。其歷史可追溯到托馬斯·愛迪生,他于1878年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1892年,愛迪生電燈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GE)。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這家公司大發戰爭財,獲得了迅速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該公司在新興的電工技術部門——無線電方面居于統治地位,1919年成立了一個子公司,即美國無線電公司,幾乎獨占了美國的無線電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又使通用電氣公司的產量和利潤額急劇增長。
通用電氣公司在創立后的80多年中,以各種方式吞并了國內外許多企業,攫取了許多企業的股份,1939年國內所轄工廠只有三十幾家,到1947年就增加到125家,1976年底在國內35個州共擁有224家制造廠。
在國外,它逐步合并了意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士、英國、西班牙等國的電工企業。1972年該公司在國外的子公司計有:歐洲33家、加拿大10家、拉丁美洲24家、亞洲11家、澳大利亞3家、非洲1家。到1976年底,它在24個國家共擁有113家制造廠,成為一個龐大的跨國公司。